九江市心语心特殊教育培训学校

中法饮食趣谈

发布时间:2016-06-16 来源:九江市盛世川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808


 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。以礼待人,这是所有家长教小孩子的话。法国也是一个讲文明重礼貌的国家,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。中国传统的礼仪是对长辈叩首请安,平辈中拱手作揖或打千问安,现代礼仪则是握手问好。西人则是拥抱亲吻,已人人习知。但比较一下中西在公共场合的不同礼仪,仍能见出一些文化传统的分野。
   法国人重视社交礼仪。无论购物办事,不相识的人,总要先互道您好,笑脸相向,离开时道声“再见”。开门出地铁口,前面的人出了门,总要继续侧身用手撑着门让后面的人出来,后面的又重复同一动作,以方便他人。进电梯出电梯亦如是。如遇女士,男士会侧身请女士先进或者先出,这已是公共场所的礼貌习惯。下班换班,下班的人总要一一向同事道声再见。接班的人也会依次与正在上班的同事先打招呼。笔者有次去卢森堡公园的上议院参观,亲见一男子换班,即先与其他值班同事一一握手,然后履行自己的职责。这样的礼仪无疑加强了集体观念,我以为是值得仿效的。
  这或许是西方人独到的礼仪,中国人也有独到的礼仪,那就是尊老爱幼。无论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,如遇有老迈的人或年幼小孩,中国人大多会自然起立让座。稍留心你就会发现,如是老太太,会欣然接受,并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你。若是老先生,则摆手婉拒。也许是老太太理解成“女士优先”的礼仪。公共汽车上有给老弱病残的专座,空间多些。你可常看到一些年青法国人坐在那儿,遇有老弱病残,并不理会,旁若无人。这种场合,中国人一般是看不下去的,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人的礼仪。家人聚会,中国人习惯是先请老人坐下,方才落座。遇有出行,或请长辈先行,或前呼后拥。敬老尊老,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世代相袭的礼仪。西人在这些方面并不考虑,满屋子人,各人自择座位。一家三代人出行,也并没有长辈在前在后的问题,各人随性。
  餐桌上的礼仪,中法也很不相同。吃西餐要讲究仪态姿势,但法国人在餐桌上的礼仪并不仅止于此,主要还表现在交际中。如宴请客人,主人应安排座次。其基本原则则是男女宾客杂坐。如主客共八人,长方餐桌,则男女主人两头对坐,宾客六人、两边各三人。一边可将女宾置中间,两边各为男宾;另一边则将男宾置中间,两边各为女宾。这样每个人的左右对面都是异性,以便相互交谈。鲜少夫妇坐在一块,据说以避免夫妇窃窃私语。灯光下。觥筹交错,男欢女笑,很有些气氛。赴宴就餐,女士着装要讲究,打扮要漂亮。朋友间邀宴,一般都不带小孩,席间以交谈为主,总有些广泛的话题,有趣的故事,以谈话为乐。此风习或许为宫廷和贵族沙龙遗风。中国餐桌上并无多少礼仪,如是家庭聚会,先安排老人上座,以示尊敬;余下依辈分,或者男客一边,女客一边,有敬酒劝菜的习惯。如是朋友、同事间邀宴,则一般并无安排座位的习惯,客人自择。以吃饭饮酒为乐,即有猜拳行令,也是为助酒兴。寻根究源,这或与中国农业社会传统分不开。
  法国人在礼仪方面,重视情意的表达。比如去亲友家作客,叨扰了几日,回去后总要即时写一封措辞美好的感谢信。如去远方旅游,总要给亲朋好友寄张风光明信片,与之分享旅游的快乐。回来时总要带点礼物分赠亲友,一枝当地的铅笔、一张小画片、一对富有异域风情的吊耳环等等,都会带来惊喜与快乐。中国人一般并无这种习惯,即使有,也多限于家庭成员之间。
  中国自古有入乡问俗,随乡入俗的习俗,这就是异邦风气之影响了。无论东方西方,公共场合的礼仪,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。